今天是
您的位置: 首页 >校友天地>校史研究>详细内容

校史研究

晋升完中 全面发展(1958年-1965年)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02-29 14:05:44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19589月,一初中在原有基础上增设高中部,招收两班高一新生,学校也更名为南通市第三中学,成为南通市区的第四所完全中学。潘楚善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。全校23个班级,在校学生数为1345人。学生来源于市区及南通县。因为校舍紧缺,县区学生仍借住在校外。

市三中从初中发展成完中,经过了一段艰苦奋斗的历程。1959年,招收高一新生四个班,学生数激增,教室不够用,图书馆和实验室只得暂时搬到大饭堂,让出房屋做课堂。有些班级在破房里上课,雨天漏水,师生仍然坚持上课。学校将原平房教室改建成二层楼房教室,因经费紧张,师生自觉拾掇砖瓦,轮流参加基建劳动。家住农村的学生有几百人,全都寄宿在校,宿舍不够,一部分借住延寿庵、望江楼、民房三处,生活指导老师对分住各处的同学细心关照,严格管理。学校领导和行政人员晚上也要到校值班。当时教学设备差,老师还自己动手土法上马制作了四百多件教具,并且先后办起了小型作坊式的织布厂、造纸厂等作为劳动基地,组织各班学生轮流下厂劳动。师生们还在饲养场里养鸡、养猪、养兔,课余开展编制热水瓶竹壳、做簸箕、办土窑烧砖等勤工俭学活动。每年组织学生去郊区农业生产队参加夏季的“双抢”和秋收秋种。同学们自带行李,整队步行到支农地点,以班级为单位,集体住宿,自办伙食。在田里运麦捆、拾麦穗;运稻捆、拾稻穗、摘棉花;上场脱粒、值夜看场……各班之间开展团结互助,劳动竞赛,组织访贫问苦、扶助孤寡活动,组织小记者写通讯报导,反映劳动动态,表扬好人好事,在学校的农忙小报上及时登载。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劳动、热爱劳动人民、勤俭节约、不畏艰苦的精神。19615月,国家号召知识青年支农,当时学校领导对初三毕业生作了动员,同学们热烈响应,踊跃报名,有18位同学被批准作为首批支农学生,下乡实践锻炼,他们先后成长为农村工作干部。

艰苦环境锻炼了师生,提高了师生的思想觉悟,又有盛金心等同志光荣入党,朱光汉、卢光宇、魏永明、保蕴玉、薛际斌等老师由于工作积极,成绩显著,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出席南通市先进生产者、先进工作者代表会和南通市文教群英会。1961年,孙德一调任五初中书记兼校长,陈家如接任团委书记,团的工作搞得生气蓬勃。1963年下半年,全校开展学习雷锋活动,师生中被学校提名表扬的就有172人次;当时校园内桃树喜结果实,没有一人私自摘取,学校的优良风气可见一斑。

这一时期,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,适时邀请市委宣传部长、教育局领导以及英模人物来校做形势报告,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,激发学生为报效国家、服务社会而勤奋学习的热情,树立“力争第一流,攀登最高峰”“时刻听从祖国召唤”的志向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,努力做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。

这一时期,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支责任心强、业务水平高、敬业尽职,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。他们勤勉工作、教书育人。对有特长的学生,打破常规,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,助其成长,受到学生由衷地喜爱和尊崇。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都比较高,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了一批有用之才。1961年,三中首届高中毕业生98人中,当年考入高等学校的就有24人,其中保育钧和张芳桐同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,保育钧曾任《人民日报》副总编,张芳桐任解放军《政工导刊》主编;丁兆祥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,成为军工高级技术人才,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飞行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、研究员;赵德培为中国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;62届高中毕业生吴怡祖考入华东化工学院后又进西柏林工业大学深造,获德国化学博士学位;62届高中毕业生王湛当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,“文革”后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,获文学硕士学位,曾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、江苏省副省长等职;63届高中毕业生王维贤,在校时就是受团省委表彰的优秀团员,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,后任河北省商业厅副厅长。还有更多的高、初中毕业生,在工农业生产岗位上尽心尽力作出贡献。

市三中一向重视体育运动,学校不仅狠抓对师生的体育常规教学,而且也进行专项训练,既重视普及,也重视提高。全市性的中学生足球比赛自1959年至1965年,三中年年都是冠军。1964年,三中少年足球队代表南通市参加全省十二个县市比赛获第6名,老中青教师参加全市教工运动会和广播操比赛也取得好成绩。

市三中的民兵工作也具有特色。为加强爱国主义和军事技术教育,经常开展军事训练。这个时期先后三次获得市“五四”青年射手流动红旗。射击和航模,在省市和全国比赛中都取得好成绩。民兵中有七人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。由于民兵三落实工作搞得好,国防体育有特色,市三中被评为江苏省国防体育红旗先进单位。1964年国庆节,《南通日报》在“光辉的十五年”专题中以《我们都是兵》为题作了详细介绍。

在文娱、美术等方面市三中也取得相当好的成绩。65年元旦,学生排练的“夜间演习”大型舞蹈获南通市群众文艺会演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;同年,民兵宣传队二十名师生带着20多个节目赴如皋、海安、如东演出,慰问下乡务农的校友,观众达6000余人次,盛况空前,被人们称为“乌兰牧骑”式的队伍;63届初中毕业生沈启鹏的绘画作品《饲猪图》曾到日本展览。

58年后,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掀起新的高潮,校办织布厂的机器增加到32台,另有两台毛巾织机;还办起了玻璃制品加工厂等。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锻炼,经常组织师生下乡下厂参加劳动,学习工农,得到好评。

1961年,学校班级数达到38个,随着学生数的增加,教学设备相应增加,校舍建筑面积达到6590平方米,图书由原来的2000册增至14553册,理化仪器、史地挂图也增加不少。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经验,全市的自然学科教研活动以三中为中心,兄弟学校的同行经常集中于三中备课,听课,观摩教学,探讨教法,在市区自然学科教学中,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。

潘楚善为市三中首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,后来费朝一、李相同志相继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,陆建、朱绍楠担任正副校长。汪家珍任教导主任,鲍永禄任总务主任。

这一时期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和教学管理章程,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,使一所解放后由人民政府自己创办的完中充满生机和活力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